《欽州市竹欄街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規劃》已經專家和部門評審原則通過,我局擬上報市人民政府審批。按照《欽州市歷史文化街區保護條例》第十一條規定,現將規劃的主要內容和圖件予以公示,公示時間為30日,時間從2022年6月16日—7月15日;公示地點:欽州市人民政府網站(http://www.creativelivingworks.com)、欽州市自然資源局網站(http://zrj.qinzhou.gov.cn),欽州市自然資源局辦公大樓南面公告欄,竹欄街歷史文化街區現場公告欄(一馬路與中山路交匯處東北面河堤墻)。如對公示內容有意見與建議,請于公示期限內向欽州市自然資源局提出具體書面意見,并署真實姓名和聯系電話。
欽州市自然資源局聯系方式:
聯系電話:2850813 張工,2850722 韓工
聯系地址:欽州市自然資源局辦公大樓717、722室
電子信箱:gck1919@126.com
附件:《欽州市竹欄街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規劃》文本主要內容簡介及主要圖紙
欽州市自然資源局
2022年6月16日
《欽州市竹欄街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規劃》
文本主要內容簡介
一、規劃范圍
竹欄街歷史文化街區地處欽州市欽南區欽江西岸,為欽州建城起源,規劃范圍北至新興街,東至中山路,南至一馬路,西至古城墻遺址及馮相釗舊居西側建筑邊界,南北長約450米,總面積為4.46公頃。
二、規劃期限
規劃期限為2021-2035年。其中,近期為2021-2025年,遠期為2026-2035年。
三、規劃定位
以古城風貌再現、古海商貿復興和市井生活配套功能為主,融合歷史文化與城市社區功能,把街區打造成為一座可以溯源千年城市歷史變遷,集中體現中國海上絲綢之路水運集散和古城民俗文化傳承的千年古城尋跡目的地、古海商貿文化集中區、古城民俗文化體驗地。
四、保護范圍
保護范圍包括核心保護范圍和建設控制地帶,總面積為4.46公頃。
(一)核心保護范圍:核心保護范圍主要沿竹欄街、白沙南巷兩側、以及馮相釗舊居等,以周邊道路及建筑為邊界,面積為2.19公頃。
(二)建設控制地帶:建設控制地帶北至新興街、東至中山路、南至一馬路,西至古城墻遺址邊界,面積為2.27公頃。
五、保護內容
(一)保護對象
竹欄街歷史文化街區保護對象一覽表
類別 |
序號 |
保護對象分類 |
數量 |
具體保護對象 |
|
物質文化遺產 |
1 |
空間格局 |
- |
“古城-街-巷-院落”的空間格局 |
|
2 |
傳統街巷 |
一類傳統街巷 |
3 |
竹欄街、白沙南巷、城內街 |
|
二類傳統街巷 |
5 |
一馬路、中山路、竹欄街一巷、新興街一巷、白沙街 |
|||
3 |
歷史遺址 |
1 |
古城墻遺址 |
||
4 |
建筑 |
自治區級文物保護單位 |
1 |
廣州會館 |
|
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
1 |
馮相釗舊居 |
|||
歷史建筑 |
4 |
白沙南巷32號、33號、43號,古城墻遺址 |
|||
傳統風貌建筑 |
30 |
竹欄街17號,19號,21號,23號,31號,41號,47號,53號,55號,59號,61號,69號,75號,79號,81號,83號,87號,93號,97號,20號,34號,42號,56號,64號,66號,68號,74號,86號,88號,90號; |
|||
11 |
中山路70號,68-1、2、3、4、5號,62號,58-1號,48號,46號,40號; |
||||
1 |
城內街8號; |
||||
32 |
白沙南巷3號,5號,9號,11號,15號,17號,19號,21號,23號,25號,27號,29號,31號,33號后排建筑,35號,37號,29號,41號,6號,8號,10號,12號,14號,16號,18號,20號,22號、24號,44號,46號,48號,50號。 |
||||
5 |
其他歷史文化景觀要素 |
10 |
海上商貿船埠遺址、宋·天涯亭遺址、東護城河遺址、三石吐奇-吟石遺址、水塔、防空洞、新興街一巷北面水井、白沙南巷35號內水井、廠區大門、土地廟 |
||
非物質文化遺產 |
6 |
地方藝術 |
欽南采茶戲、欽州粵劇、欽北八音、跳嶺頭、師公戲等 |
||
民間工藝 |
欽州坭興陶燒制技藝、小江瓷器手工制作工藝、欽州造船技藝等 |
||||
風俗節慶 |
嶺頭節、欽州伏波廟會、七月十四等 |
||||
歷史人物 |
馮子材、馮相釗、馮承垿、莊有恭、工藝美術大師等 |
||||
傳統文化 |
古城民俗文化、水運商賈文化、建筑文化、坭興文化、英雄文化、美食文化等 |
||||
地方美食 |
老字號狗肉、大肉云吞、豬腳粉、刮粉、麻通、糖水等 |
(二)保護控制要求
在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范圍內從事建設活動,應當符合保護規劃的要求,不得損害歷史文化遺產的真實性和完整性,不得對其傳統格局和歷史風貌構成破壞性影響。
在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范圍內,除法律、法規規定的禁止行為以外,禁止損壞其他具有保護價值的建筑外立面。
在歷史文化街區核心保護范圍內,不得進行新建、擴建活動。但是,新建、擴建必要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除外。新建、擴建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項目,不得改變歷史文化街區的空間格局和沿街建筑的立面和色彩;對現有道路進行改建,應當保持或者恢復傳統格局和空間環境。
在歷史文化街區建設控制地帶范圍內的新建建筑物、構筑物,應當符合保護規劃的建設控制要求,并與歷史文化街區的風貌相協調,不得危及文物、歷史建筑和其他具有保護價值的建筑安全。
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范圍內的歷史建筑和其他具有保護價值的建筑,應當保持原有的高度、體量、形式、造型和色彩等。
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范圍內臨街建筑外立面的修繕,應當遵循整舊如舊、以存其真、以復其貌的原則,并盡可能使用原有建筑的構件以及裝飾件,保持傳統格局和歷史風貌。
六、近遠期方案建設:
規劃以“分步走”的近遠期策略指導規劃核心內容編制,強化街區保護利用的動態適應能力,保障近期民生訴求得到改善、以及遠期古城墻的恢復重現。
(一)近期方案:
近期建設圍繞歷史建筑保護利用、古城墻遺址區域保護管控,重點開展街區人居環境提升、設施完善、重點建筑保護及活化利用,并控制古城墻遺址范圍的新建、違法加建行為,提升街區保護管理、設施配套水平的同時,為遠期古城墻的恢復做好建設管控。
(二)遠期方案:
規劃以漸進推動的方式,精細化古城墻遺址分期恢復及行動計劃。遠期重點恢復古城墻遺址并進行保護,復建東門甕城、天涯驛等相關遺址,以欽州古城墻作為核心歷史文化景觀,并結合建筑保護,呈現不同歷史時期的建筑場景、生活場景、商貿場景。